您当前的位置:艺人招聘 > 新闻资讯 > 明星艺人

代晓蓉博士力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和传统艺术亲密接触

来源:中国艺人网 时间:2017-05-23 10:42:01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家代晓蓉博士

  中国艺人网讯www.11job.com 代晓蓉近些年跟传统艺术较上了劲,以奋不顾身的姿态投入,力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和传统艺术亲密接触,从交响京剧《白娘子•爱情四季》、原创舞剧《红山女神》到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民乐音乐剧《栀子花开了》,弹眼落睛,秀出了一次又一次惊艳的邂逅、优雅的牵手、相互的成全。

  刚闭幕的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压轴剧目多媒体交响剧《丝路追梦》,一大亮点就是上海音乐学院代晓蓉老师及其团队制作的多媒体影像效果,华丽丽地震撼了所有观众。

  开了挂的人生没有界限

  代博士出生音乐世家,母亲曾经是辽宁歌剧院院长,中国歌剧界大咖级的前辈。她的成长环境,那是一个得天独厚,歌剧院长大,往来无白丁,磕磕碰碰全是艺术家,家里搁着两台钢琴,母亲的学生成日川流不息地进出。然而,恐怕要让很多家长捶胸顿足的是,泡在音乐大米缸里的代晓蓉同学,居然拒绝学习音乐。或许更让家长感到不可理喻的是,身为艺术家的父亲母亲,也就放任女儿野蛮生长了。多少人,那是想尽办法要让她母亲收自家孩子为学生,那么好的资源,而她竟然傲娇地大大咧咧地浪费了。

  就这样,代晓蓉同学长成了一另类大院子弟,别人家的孩子基本上顺理成章地进入艺术领域,而她高中毕业却考进了大学英语系,读语言了。大学期间,著名瑞士指挥家尼克劳斯来访,代同学被母亲抓去做了义务翻译,是为母女俩的第一次合作。那时,母亲以为这也是母女俩能够做的最深层次合作了。不管怎样,虽然女儿没有接棒搞艺术,但母女在事业上能有这样交集,也很满足很自豪哦。

  考入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信息科技硕士,是代晓蓉人生的第一次跨界,以文科生的背景,闯入了理科生的地盘,不过直到毕业,仍然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代同学和艺术有什么缘分。却不知,再一次的跨界转型的力量已积蓄着,即将爆发了。

代晓蓉与同事们

  长年累月浸泡在艺术里,虽然没有正式学习音乐,其实音乐一直并且早就潜伏在她的身心中。离开校园在个人事业发展的探索中,对艺术的关注自然而然。看上去八杆子打不着的信息科技与音乐艺术,在代晓蓉这里,就是水到渠成的信手拈来,数字媒体艺术——她多方向摸索后最清晰的追求目标。

  她从文科领域起步,踏入理科地盘,又一次跨界,跃进艺术天地,混搭融合创新,开了挂的人生没有界限。

  最好的爱应该是相互成全

  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上海音乐学院老院长杨立青慧眼识才更爱才,听了一次代晓蓉对国际多媒体艺术发展趋势的介绍和设想,便拍板引进代晓蓉,组建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就在创建学院、带教学生、创作多媒体舞台剧的同时,代晓蓉还顺带着到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做访问学者主修影视创作、拿下了数字媒体设计的博士学位。

  留在上海工作,意味着放弃海外已有的舒适生活。她倒从来不担心自己的选择会有什么来自家庭的障碍,先生和父母永远地、无条件、无原则地支持她成全她,家人就是她最有力最忠实的粉丝团后援团谋士团。而身为音乐专家的母亲更是给了她最实际的支持。代晓蓉后来经常跟学生说自己的一个“梗”,小时候从不摸钢琴,直接排斥母亲的指点,工作后为了搞数字媒体艺术,硬是接受了母亲魔鬼式训练,而立之年像琴童一样学习钢琴。这大概也算是对“出来混总是要还滴”的另一种诠释。

  最好的爱应该是相互成全,人与人之间如此,跨专业领域亦如此。

  譬如信息科技与艺术,譬如数字媒体与现代艺术、京剧、木卡姆、民乐的结合,不分谁主谁次,没有东风压倒西风,就是相互成全。

  信息科技运用在舞台上叫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也叫数字化剧场艺术,前身系舞台布景,衬托、烘托、服务于戏剧。数字媒体艺术把电影电视的表现手段运用到了舞台,使得布景突破了陪衬的定位,成为剧目的主体之一,然而并非喧宾夺主,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提升。

  代晓蓉博士心心念念追求用现代科技进步,带给传统艺术以升华,以传统艺术给现代科技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

多媒体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

  她尝试多媒体艺术介入剧场,使舞台空间的界限在剧场里模糊,把剧场艺术的三维空间视野拓展至四维,于是,生活剧情与诗意空间交融于一处。

  在代晓蓉的数字剧场中,人多以虚拟身体、机器人、半机械人或是数字重影的面貌出现,冥冥中昭示着数字技术引发的人类突变。虚拟身体的活跃,使精神与身体、内心与外物、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定越来越模糊。从而实现在舞台上,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思维,变为充满魅力的场景,表演给观众。

  “穿越”这个备受年轻人追逐的概念,她拿来巧妙地运用到了作品中。人类对穿越的向往,其实是对时间固有的一成不变地行进状态的反抗。她让这种反抗在多媒体剧场得以释放,人们能够在瞬间回到过去或者跳跃至未来。

  代晓蓉博士运用多媒体语言在剧场艺术中的成功实践,在数字媒体与舞台表演艺术拓展了舞台的艺术表演。

  然后,她从西方转向古老的东方艺术,切入中国传统艺术领域,完成多部蕴含中国韵味的数字化剧场艺术作品。这些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韵味的作品,尝试中西方文化语汇相互融合,是又一种的相互成全。

  《丝路追梦》给人以无限的空间去回味与徜徉

  《丝路追梦》这部多媒体交响音乐剧的一大亮点毫无疑问是上海音乐学院代晓蓉及其团队制作的多媒体影像效果,其采用多角度投影、光影变幻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法,将音乐会剧场化,从技术和舞美方面配合作曲家及演奏家们做跨界融合,寻找丝路音响视听的多元审美路径,拓展交响音乐在多媒体语境中的发展新方向。点睛的多媒体设计既具象了音乐,又为音乐增添了无穷的想象,光影间,悠远的丝路之音穿过炙烫的沙漠,走近水草丰美的山谷和一望无际的棉田,古老的长安城外升起了渺渺炊烟……这一丝路的梦境都荡漾在都市的空气里,给人以无限的空间去回味与徜徉。

  《栀子花开了》彰显了民乐在多媒体语境中的独特魅力

  多媒体音乐现场的形式,注重演奏音乐的现场感,也强调视听一体的当代观演模式。在作品《栀子花开了》里,许舒亚教授团队成员、多媒体艺术家代晓蓉教授其团队独具匠心地选择了青年画家周倩的抽象水墨丹青为多媒体创作素材,采用天幕结合地投、灯光分割舞台和沉浸式剧场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法,将音乐表演融入虚实结合的不同场景之中,恰当地讨论了当代上海独特的视听审美特征,彰显了民乐在多媒体语境中的独特魅力。

  多媒体艺术手段让经典的《木卡姆印象》锦上添花

  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集诗、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综合艺术形式,代晓蓉的多媒体设计,赋予影像创作、灯光舞美时代性表达,华丽的服装、奔放的音舞、多媒体打造出的魔幻空间美轮美奂,让这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美的惊心动魄。在《木卡姆印象》这部剧中,她“创造性地运用影视、动画、全息影像等多媒体艺术手段,立体化、全方位地营造戏剧环境,渲染舞台氛围,制造变幻莫测的美丽场景,使作品锦上添花,更好听、更好看,从舞台设计、舞美、演员的表现都能看到新疆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能感受到新疆社会各方面 的变化”。

  舞剧《红山女神》受观众青睐 多媒体舞台设计功不可没

  由代晓蓉执掌多媒体设计,母亲李倩胜担纲艺术总监,黄豆豆为导演兼主演,以牛河梁红山文化为题材大型原创舞剧《红山女神》,作为一部讲述红山文化的历史题材舞剧,很多观众事先都怕看不懂,然而在整场节目中,观众们完全被剧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多媒体舞台设计功不可没。演出开始灯光暗下来,舞台一侧的墙壁上出现了一只不断飞舞的凤凰,等到凤凰飞到舞台中央时,幕布拉起,一片远古时代石头山坡的背景就出现了。演员们踏着部落先民的原始舞步入场,将观众带入剧情中。演出的前半段,舞台被一层纱质半透幕布分隔成前后两部分,隐匿在幕布之后的山石布景朦胧而神秘,伴随着时而悠远时而激昂的配乐,生动地展现出了几千年前部落先民的生活场景。

分享到:
分类浏览